內容來自中時電子報

兩岸也應建立二軌對話

(新華社資料照片) 不久前,中美雙方在華盛頓舉行「二軌會談」,內容涉及兩岸關係與「一國兩制」,引起台灣內部一些關注。1995年海峽危機後,美國國防部長裴利領銜制定了一項防禦性戰略,之所以定位為「防禦性」,是因為該理論認為「遏制中國不是一項明智的選擇」。戰略重點包括「美國有機會在中國確立自己的地位」,美國在21世紀的國際制度建設中發揮作用,對中美關係和台灣海峽進行管控等。中美民間「二軌會談」由此產生,每年舉行兩次,討論問題十分廣泛,「一國兩制」只是涉及美國「一個中國」政策的部分內容。當時裴利認為,從西太平洋安全局勢看,美國政府「在台灣問題上施展的空間有限」,因此他主張兩岸軍方「建立信任措施」,此建議曾得到台灣方面的回應。在多種合力中,兩岸局勢保持了較長時間的相對和平。21世紀進入第二個10年,兩岸關係發生變化。除簽署ECFA、實現「王張會」外,探討兩岸加入TPP、RCEP等區域問題也浮上檯面。兩岸關係對西太平洋局勢的影響,較20年前明顯上升,美國的影響則相對下降。因此,這次中美閉門「二軌會談」的美方動機,也可視為美國對兩岸關係要加強介入,不想坐冷板凳。美國在大陸的「一個中國」原則和台灣提出的中華民國定位方面,可以扮演一定的角色。但美國有美國的利益,兩岸有兩岸的利益。目前海峽兩岸周邊戰略壓力增大,在兩岸事務尤其是安全事務上,筆者認為不應該在家務事上被外人越俎代庖。對此,兩岸首先需要自身渠道的解決。可考慮就兩岸建立機制化的「信任措施」,創意地解釋為「二軌對話」的推陳出新。兩岸可共同參與東亞區域合作,作為兩岸穩定海峽局勢、塑造周邊環境,確保區域安全的目標。兩岸在區域合作方面的進步,將影響相互信任基礎的建立。有了這樣的基礎,再來討論「中國的統一途徑」、「一國兩制」的豐富和發展、「中華民國的定位」、「大屋頂框架」等重大而謹慎的議題,就可以迎刃而解。大陸方面已表示,「兩岸一家親」、「歷史遺留問題不能再拖下去」。馬英九也曾提出,「將兩岸關係制度化列為台灣第一道安全防線」,認為兩岸不能避免「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」的歷史規律,說明兩岸具備提出自己看法,發出自己聲音的基本條件。目前國際社會已公認兩岸取得的成就,同時也有人忐忑不安。中國大陸的崛起和兩岸關係的發展,已經成為改變西太平洋局勢的重要變數。兩岸比任何時候都需要穩定與和諧。為此,兩岸需要一個形成合力的局面,作為兩岸在更大空間發揮作用的舞台。(作者為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)

新聞來源http:房貸信貸條件年息/台中大安汽車貸款/車貸新北新莊車貸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140723000404-260109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ictionibtz5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